仁爱守护光明
传承桃李芬芳
创新续写华章
着一身白衣,他们是给患者送光明的医者
立三尺讲台,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
冠导师之名,他们是为学生指方向的灯塔
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恰逢伟德bv国际体育建校70周年
值此第37个教师节之际
回望医大眼科各位导师的行医之路、从教之旅
惟愿研究生得以启迪
将“仁爱、传承、创新”的院训赓续
整形心灵之窗
对接世界目光
这一篇章
走近眼整形美容科的各位导师
“鹤发银丝映日月,丹心热血沃新花”
何彦津
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
清晨的阳光穿过医院一楼大厅的玻璃,洒在何彦津老师正在前行的路上,她看到一个个步履匆匆的小大夫,不禁想起了自己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位医师的经历。
学习,充实了何彦津老师作为医生的生涯。何彦津老师始终认为医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取临床经验,才能丰富自己,提升能力,进而给病人更多的帮助,获得病人更多的信任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,何彦津老师白天面对患者,晚上加紧学习,回顾当天接诊或手术的病人,查阅书籍资料丰富自己的临床思考,温故而知新,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。而公益扶贫更是带给了何彦津老师心灵与技术的双重成长。何彦津老师年轻的时候,经常主动去到一些条件不是很先进的地区开展公益扶贫,切身感受到当地的困难、帮助那里的病人解除疾苦,使她感到非常有意义。在公益扶贫过程中,有时上级医生不在场,何彦津老师一个人处理了很多的紧急情况;心态技能得到历练的同时,她积累了许多少见的疑难病例。
而另外一个身份——教师,也贯穿了何彦津老师的一生。何彦津老师用自己的精力与热情无私地去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同时她深谙教学技巧的重要性。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是方法,比如如何分析一个病例、如何鉴别诊断。更重要的是,在传授知识之外,教师还应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,多多鼓励学生表达看法,帮助学生树立自信。何彦津老师认为,当老师和当医生是不太一样的,如果说医生的思维是“经”(一个疾病表现、诊断、治疗的纵向思维),那么教师的思维则是“纬”(发散、对比、联系的横向思维)。
何彦津老师深知基础研究的不易。她认为,对于研究生的教育,特别是医学研究生,“临床”和“研究”这两条腿不能有一条落下,如果只做临床,而不去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,那么只能是“匠人”而不能称作“医者”;如果只搞研究,不结合临床,那么就会脱离实际,失去研究的价值。所以尽管研究生们临床工作十分繁重,也不要放弃思考问题。同时大家也要充分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,前一天就想好第二天手术的流程,这样第二天手术过程中才能更高效地吸收知识。
仁爱关慰病患,心血勤育英才。作为医生,何彦津老师与很多病人在二十几年里都一直有联系,她尽己所能地去帮助患者,而患者也充分地信任她;作为教师,何彦津教授培育了几代医生,而她的学生们,也接过了培养下一代医务工作者的接力棒。
(何彦津老师和学生们)
“师道既尊,学风自善”
林婷婷
副主任医师/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何彦津教授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,都深深地印在了林婷婷老师的心中。
何彦津教授总是设身处地关怀帮助患者。很多眼肿瘤患者来自边远贫困地区,何彦津教授在认真负责地做好疾病救治工作的同时,还会考虑到患者的交通便利和交痛花费情况,最大可能地减免费用。何彦津教授一直坚持学习不同领域的新事物、新知识。她不仅仅是眼眶病眼肿瘤专家,她还精通白内障、青光眼、近视激光手术、斜视手术等等。何彦津教授淡泊名利,常常不计报酬地接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。她积极鼓励学生探索并发表不同意见,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诊疗方法,鼓励学生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。
她曾到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人民医院着手开展帮扶工作。短短的5个多月,林婷婷老师在当地开展了7项眼科新技术,累积门诊量一千人,手术97台。为保证医疗技术在当地扎根,她精心制定“师带徒”培训计划,并多次开展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。
作为研究生导师,她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与知识,帮助学生和年轻医生快速成长。在学生心目中,林婷婷老师亦师亦友。她认真地与每位新入学的研究生谈心交流,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、职业规划、生活需求和存在的困难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,她与学生商讨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职业需求的培养方案。
林婷婷老师是学生眼里和蔼可亲的老师,是患者心中尽职尽责的医生,亦是最美医大眼科人中兢兢业业、默默奉献的一员。她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以扎实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将爱与美奉献传递。
(林婷婷老师和学生)
相关链接:
科室介绍:/ksdh/ykyyz/index.shtml
导师介绍:/kyjx/jysjy/dsfc/index.shtml
供稿:研究生党支部
|